• 期刊首页
  • 期刊导读
  • 期刊介绍
  • 投稿指南
  • 邮箱投稿
  • 在线投稿
  • 联系我们

栏目导航

期刊导读
期刊介绍
投稿指南
邮箱投稿
在线投稿
联系我们

综合新闻

  • 260万年前的大连古生物化石去杭州了
  • 从长着蝴蝶结角的古生物到丰富的现生生物,我
  • S26兵线、远古生物解读,十分钟为节点,节奏如
  • 云南这个博物馆入选!“2020年度全国地质古生物科
  • 曾称霸地球六大远古生物:它在食物链最顶端,

通知公告

  • 《古生物学报》栏目设置
  • 《古生物学报》数据库收录影响力
  • 《古生物学报》收稿方向
  • 《古生物学报》投稿方式
  • 《古生物学报》征稿要求

您现在所在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从长着蝴蝶结角的古生物到丰富的现生生物,我

来源:古生物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01-08
【作 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 要】: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159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925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喜欢看我分享育儿经验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我时常会建议新手爸妈们要提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要

这是宸妈2021年发布的第159篇原创内容

全文共计1925字,大约需要2-4分钟时间阅读

喜欢看我分享育儿经验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我时常会建议新手爸妈们要提前了解孩子的“敏感期”。要善于利用孩子的敏感期这个特殊的时期,提前准备好不同敏感期的相关知识储备。当孩子表现出某一特殊敏感期的兴趣时,要及时且准确的抓住,给予孩子恰当的引导,顺势而为的利用敏感期事半功倍的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


动物敏感期

孩子在三岁左右会进入“动物敏感期”,说起这个敏感期,几乎每个家庭应该都有印象——孩子会突然对动物充满好奇,乐于了解动物习性,动物园这种地方似乎去一百次也不厌倦。

动物和人类一起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孩子在三岁左右开始对动物好奇,并认为和动物是好朋友这是很自然的现象。在这个时期,家长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认识各种动物,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认知能力,拓宽对世界的了解,又可以让他们爱上自然,培育爱心。


孩子与动物

有脑科学家研究发现,孩子在探索自然、接触动物时,右脑开发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其实仔细观察孩子在这个时期脸上自然流露表情、动作,我们就能深深体会这一点了。

小达尔文不正是从小痴迷于家旁边的森林里丰富的动植物,最终成为人类史上最耀眼的生物学家的吗?!

托儿子的福,从他小时候开始,我没少恶补生物学常识。



《我祖上的怪亲戚》封面

了解的常识越多,对生物学内容越感兴趣,双十一入了一本有趣的古生物科普书——《我祖上的怪亲戚 灭绝与进化的动物图鉴》(后称《我祖上的怪亲戚》),作者是日本古生物插画家川崎悟司,实在是一本爆料多多的有趣书,分享给你们:

川崎悟司,1973年出生于大阪,是以恐龙等古生物为创作主题的插画家。2001年开设“古世界居民”网站,上传自己为兴趣而画的生物图,此后为各类图鉴、学术著作等书籍制作古代生物复原图。著有《超猎奇!人体动物图鉴》系列、《绝种的奇妙动物》、《绝种的奇妙动物2》、《马用一根脚趾站立!骨骼比较动物图鉴》等。

川崎悟司在《我祖上的怪亲戚》中用了五个章节来分别讲了“长颈鹿和鲸是亲戚——鲸偶蹄类动物的故事”、“犀牛和猫是邻居——劳亚兽类动物的故事”、“象和树懒的进化岔路口——非洲兽类动物与异关节动物的故事”、“恐龙并未消失——鸟类、恐龙与爬行动物的故事”和“是水生还是陆生——两栖动物与鱼类的故事”这五大古生物进化到现代生物的故事。


目录

每个章节都有生动逼真的动物手绘复原图,让你认识古生物不再靠想象!

我很喜欢川崎悟司将古今动物进行排排坐的设计,让我可以从“动物家谱”中看出在历史的进程中灭绝与进化的神奇!


内页

每个章节还有对应的博物馆化石实拍版块,让我能够想象这些化石活着的时候什么样,下一次去参观博物馆,一定可以加倍获得知识和乐趣!


内页

比如第一章中我就第一次了解到长颈鹿和鲸是亲戚!

而生活在距今1600万年前食草的原利比鹿体长约两米不说,雄鹿头上这蝴蝶结的角,实在太可爱了!史上最萌鹿嘛!长颈鹿家族的这些祖先实在太怪了!


内页

而和大熊猫、倭河马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珍兽”的霍加狓因为头上的角是由皮肤和绒毛包裹起来的,舌头能舔到耳朵,还会利用长舌头灵巧的取食树叶等特征而被认为是一种和长颈鹿祖先较为接近的原始动物,是“活化石”。


内页

这是一本真的让我涨知识的古生物书。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骆驼最早的祖先原疣脚兽的体型和兔子差不多大,随着生存和进化,在不同的区域才逐渐发展出了现生骆驼的单峰骆驼、双峰骆驼以及羊驼这三种形态!


内页

文章来源:《古生物学报》 网址: http://www.gswxbzz.cn/zonghexinwen/2022/0108/821.html

  • 1
  • 2
  • 下一页
  • 上一篇:S26兵线、远古生物解读,十分钟为节点,节奏如
    下一篇:260万年前的大连古生物化石去杭州了

    古生物学报投稿 | 古生物学报编辑部| 古生物学报版面费 | 古生物学报论文发表 | 古生物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古生物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